中国消防车企对标国际
中国消防车企对标国际,不过,二类市场也并不是中国消防车企最终的避风港。“事实证明,如果单靠中国人自己,是很难在国际化道路上持久走下去的。”
李玉明告诉记者,一般国产消防车使用期限是三到五年,超过这一时间,产品就很容易出问题。质量的低可靠性使中国产品很难在国内市场开展二手车业务,而在国际二类市场也会遭遇升级瓶颈,这对中国消防车企来说又是一道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。
李玉明认为,消防车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有的企业能够升级到国际标准,并可以在重卡市场大规模地做二手车业务。而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,消防车产业升级的趋势都十分强烈。
以国内重卡市场为例,在东风天龙、解放J6和福田欧曼热销的背后,是各自低端产品的快速下滑。而曾经热销一时的凯马、王牌等小型消防车企业,今年却遭遇了40%以上的销量降幅。
“目前,消防车市场的产业结构确实正在发生重大转变。以小型消防车市场为例,随着电商模式的兴起,物流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端小型消防车加盟。而小型消防车车主现在多是80、90后的年轻人,他们不愿意修车,要求驾驶的舒适性,也不希望车子在半路出现问题。”杨家庆认为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已经成为消防车企发展的后劲。
可是,目前中国消防车企并不具备生产高端产品的技术能力。杨家庆坦言,以小型消防车车型为例,现在中国最好的小型消防车产品也不能与日本30年前的产品相媲美。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,中国消防车企与乘用车企一样显得无能为力。
于是,寻找合资伙伴再次成为消防车企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。“福田与戴姆勒合资、重汽与曼合作、东风被纳入雷诺-日产体系,这些都将在未来的国际化战略中展现重要作用。”李玉明认为,只有达到跨国公司制定的国际标准,中国消防车企业才能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,而现在它们只能通过合作伙伴完成技术升级。
本信息来自消防车官方网站:www.jnqc3.com